新闻标题
  全文搜索
   

江西水利水电 >> 先进人物

测量人生的测绘工程师

---记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测量工程师王益铭同志

   高挑、精瘦的他,有一张轮廓分明的脸,话不太多的他,脸上总是带着微微的笑。他,就是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的测量队长,被同事们亲切地尊称为“王老师”的——王益铭。

   1986年,作为第二代江西水建人.王益铭顶了父亲的职参加工作。他的班主任、校长多次找他父母谈心,希望成绩优异,很有希望考上大学的王益铭,能够放弃顶职的机会,继续求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看年迈的双亲,想想并不宽裕的家境。王益铭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顶职参加工作,成为了江西水建的一名测量工。
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便熟悉了工地上所有测量仪器的性能,能够娴熟地进行各种操作。成了一名优秀的测量工。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那个大学梦。他开始默默地利用工余时间自学。在顺利通过自学考试,拿到大学文凭的那一天,他平生第一次在工地的毡房里喝了一次酒,狠狠地醉了一回。
   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累积,让他看问题,想事情更加全面。天生好学习肯钻研的性格,促使他不停地去思考、去总结。
   90年代初期,拱坝的放样控制还是使用传统的经纬仪交汇技术,工作效率低,怎样提高效率,他开始琢磨,怎么通过计算器编程,去计算出大坝三维空间曲线位置。他大胆打破传统,采取直接放线的方法,解决了问题。
   这个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全公司不小的轰动。这个非科班出身爱琢磨的测量工,成了公司的小名人。于是,在1993年公司第一个海外项目:埃塞俄比亚哈利河灌溉工程组建项目专家组成员时,他的名字被领导亲点在列。
   新的工作,新的环境,没有因领导的赏识沾沾自喜,没有过多期盼异国迥异的风情,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技能短板——外语和计算机。
  发现问题就去解决。他随时随地随身带一本英语字典,一有时间就学上一会。到哈里河工地完工的时候,他随身携带的字典已经面目全非了,拼命地自学,让他最终具备了,能够独立阅读全英文版图纸,资料的能力。如今,王益铭穿梭往来在公司几十个国外工地上,解决着项目中一个又一个测量方面的技术难题,不用翻译就完全能够和外方工作人员顺畅沟通。
埃塞俄比亚哈利河灌溉项目完工的时候,当同事们都把省吃俭用的工地补助金用来购买五花八门的异国特产时,他,却在免税商店花一万多,买回了一台苹果电脑。因为,敏锐的王益铭发现,计算机的使用,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了。他想,很快这项现代化的技术一定会大有用处。他买来所有他能买到的计算机相关书籍,如饥似渴的钻研。一有机会,就向懂计算机的外国专家虚心的讨教。在随后的工作中,当别人还在使着老式计算器,他已经提着自置的电脑,辗转各个工地了。
  20年了,他用坏的电脑已有好几台,唯独最初那台“苹果”还被他珍藏着。而计算机,也真的如他所预想的那样,成为如今工作、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伴侣。
  由于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在2002年成立了专业的测量大队,王益铭是公司领导一致推荐的队长人选。当公司领导找他谈心时,他没有推辞,毅然接受了这个重任。
更高的职位,意味着更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担当。“王老师”再一次测量着自己各方面的差距:他开始了业务的进一步提升,在第一批全国测量专业工程师考试中,他一次性通过。在业务加强的基础上,他把重点放在了团队建设和培养专业后备人才上。如今公司在省内、省外、国外有项目近200个,没有因为测量不及时而发生一起工作的延误,更没有因测量不准确引起一件质量事故。
  测量工作是工程施工中比较艰苦的工种,能够坚持干下来的人不多。很多测量专业技术人员都中途转岗了。但王益铭带领的团队不一样,他有一件法宝——以身作则。每一个项目伊始,控制网的设计,布控,他亲力亲为;开路、爬坡,涉水他总是冲在最前。他的衣服不知被荆棘划破过多少件;他手和脸不知被灌刺划破过多少回。
  2012年,公司承接了肯尼亚茶叶公司配套工程,三座小型水利发电站的设计、施工任务。这是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个自主承接的,境外EPC项目。
  工程施工现场在原始森林里,没有路,没有电,到处是悬崖峭壁。前期勘测任务十分艰巨。王益铭亲自率队前往。每次勘查,他当仁不让地冲在最前面,用绳子捆在腰间,爬到河底进行测量。早晨下河,中午在工地吃干粮,喝山泉水。每天完工返回营地时,都已经是星月满天了。
  一日,劳累了一天的王益铭,披星戴月地走在回营地的路上。可谁想,在一个山地的拐角处,一辆肯尼亚当地的轿车疾驰而来,将他撞翻在地,左腿被撞成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当他醒来时,同事们围着他伤心地流泪,他却忍着剧痛,扯出笑容,对同事们说:“还好,还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坚持留在医疗水平远不及国内的肯尼亚内罗毕进行了手术,即使在病床上,依旧放不下工作的他。请同事们,把每天项目测量工作的进展情况告诉他,并及时地为大家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牵挂,他让同事帮自己保守遭遇车祸受重伤的“秘密”。直到3个月后,前期勘测任务圆满结束,他才和项目组同事们一同回国。在机场,当他的妻子看着被轮椅推出来的左脚打着厚厚石膏的他时,泪流满面。他却笑着宽慰她说:“没事,老婆,手术很成功”。
  回国后,尚未复原的他想坚持上班,被公司领导拒接了,安排他在家休息。可是他,人在家,心早就飞到了工地,念念不忘的都是工作。每天数十个电话地往项目上打,询问工作的进展情况。询问是否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当项目上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守在电脑旁,通过互联网协助团队攻克难题。
  2013年初,他刚刚能够下地,左腿里还残留着两块用来固定腿骨的钢板,这种状况是完全不适合下项目进行野外工作的。可是公司在埃塞俄比亚承接的世界银行贷款工程RIBB灌溉工程,施工测量遇到了困难。现场监理的英国专家,采取的是英国的测量标准。尽管我们提供的测量成果能够达到他们的规范要求,但由于工程技术人员之间沟通不畅,导致对方对我公司测量采用的国内的方法和标准,不予采信。现场项目停滞不前,无法推进。项目经理焦头烂额,心急如焚。王益铭通过互联网了解了详细状况,认真研究了英国专家提供的相关标准文本。通过反复演算,他得出了符合英国规范标准的答案。他知道,只有亲自出马,马上进行沟通才能最快地解决问题。为了项目,拖着夹着钢板的伤腿,他执意要前往埃塞俄比亚。妻子不让他去,他轻轻搂着妻子的肩膀,微笑着说:“你看,为了做工程,我们总是聚少离多,这次脚受伤了,在家休养。我们呆在一起的时间,比以前几年加起来还多,现在我的脚能够用得上力了,我没事,项目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领导也担心他的身体,但他都坚定地一一说服了他们。临行时,送行的亲友同事看着他一瘸一拐,艰难地攀上飞机悬梯的背影,无不落泪。之后,通过王益铭现场的演示、计算以及介绍,打消了英国专家的疑虑,我们的成果得到了采信。
  现在,已经通过二次手术成功的取出左腿钢板的王益铭,除了走路比从前慢一些,已经基本恢复如常。和从前一样,他依然喜欢冲在最前面。每次同事们让他慢一点,小心一点。他总是回头露出他的招牌笑容说,“习惯了”。
  工作30年来,同事们被他好学肯钻、爱岗敬业、勇于担当、淡泊私利的精神所感召。都很敬爱他。每年度公司里的优秀党员、先进员工评比,他总是获得全票通过。但是,他总是推却,把荣誉推让给同事。
  今年是江西水建成立60周年,60年来公司历经风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离不开无数江西水建公司的员工的踏实工作,和默默奉献。王益铭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江西水建人特有的样貌:能吃苦、不畏难、敢担当、甘寂寞、求精进。
  他,是无数江西水建公司员工的缩影,他、她、他们是江西水建最大最珍贵的宝藏。

作者: 邹建平   更新日期: 2017/1/18   浏览次数: 4414次

责任编辑: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